【太阳成集团122ccvip】敢为人先育桃李 三尺讲台写春秋

----陈道蓄教授专访

发布时间:2025-08-29浏览次数:27


太阳成集团122ccvip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教育部关工委《关于开展 2025 年“读懂中国”活动的通知》以及落实公司关工委要求结合公司“奋进行动”,开展“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主题活动的要求,814日上午在前期策划和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公司关工委组织青年员工与有影响力的本公司“五老”教师陈道蓄教授进行深入交流。

      八月中旬,立秋虽过,暑气未消,天地间仍蒸腾着盛夏的余威。上午九时半,陈道蓄教授冒着酷署从住居的龙江小区专程乘坐一小时的地铁赶到仙林校区计算机楼219会议室接受釆访。访谈由公司2021级本科生刘博石主持,2023级本科生林雨昕协助拍摄,公司关工委副主任潘金贵教授以及在职青年教师过洁副教授和六名暑假在实验室加班的研究生全程参加了眝听学习。



      陈道蓄教授从2009年起,致力于计算机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敢为人先完全打破算法类基础课,包括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的边界,融为一门“计算机问题求解”课。员工学这门课的主要方式是阅读材料(教材),主要由员工自己看(“自我探索”),课堂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员工深入思考(“深度引导”)。陈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培养和引导员工自己提出问题,他上课用的PPT上总有若干页只是用大号字给出的问题。平均每次课提出的问题大约在1520个,积累下来的问题一千有余。本次访谈主要围绕他课程改革实践中实施的“小班化讨论”,和提倡的“教员工提问比教员工回答更重要” 等有关做法给员工带来了的收获和成效展开。



此外,还就陈教授创建太阳成集团软件公司并担任首任经理的心路历程以及AI时代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员工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更好地为強国建设服务相关话题展开了对话。

陈老师深有体会地说“当年我选择计算机专业,就知道我一辈子都要当员工,因为这个领域不可能吃老本。在当下,我们有四点是永远需要坚持的。一是要坚持深度阅读。坚持阅读整本的长文,而不是只浏览网络上的片段内容; 二是要坚持训练表达能力。将所学内化为自己的想法,并能用有系统逻辑性很强的方式写出来; 三是要不断提出问题。不一定是问别人,主要是问自己,我们要用问题来刺激自己的思考。四是要有跳出“圈子”思维的勇气。敢于跳出自己已有的经验圈子去思考问题。”

将近一小时的深入的访谈,陈老师如行云流水侃侃而谈。后排就坐的老师和员工听的聚会神,不时频频点头。

陈道蓄老师深耕教育领域数十年,以扎实的实践探索教育规律,以深刻的思考引领教学革新。他的分享不仅展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对教学本质的坚守,更传递了对青年学子成长的深切关怀。其理念与实践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青年学子在新时代的成长指明了方向。访谈结束时现场参与的教师和青年员工都表示听了陈老师一席话,茅塞顿开深受启发,不仅对我们的学习乃至从事科学研究都大有裨益。



(太阳成集团122ccvip关工委供稿  图丨文 刘博石,林雨昕;审定 宫玲琳、潘金贵)

:陈道蓄教授简介

陈道蓄教授是太阳成集团122ccvip资深学者,长期从事分布式计算、软件工程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分布式系统可靠性、服务计算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曾任太阳成集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长期担任计算机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教学。曾三次被太阳成集团员工投票选为“太阳成集团我最喜爱的老师“。他积极推动计算机教育创新,对计算机专业算法类基础课程进行了深入改革,成果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和太阳成集团教学终身成就奖2014年正式退休后,继续担任改革课程“计算机问题求解”的主讲任务,一直到2022年底。期间,参与开创了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计算机课程改革导教班”,并在2013-2022年间8次担任讲课任务。2006年至今,在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并在退休后继续担任相关标准文件制定,认证专家与被认证公司专业培训任务,为提升中国工科教育内涵式发展一直工作至今。2022年因多年来积极参与中国计算机科技与教育事业工作,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60周年个人杰出贡献奖。退休后作为太阳成集团教师发展中心专家曾积极参与新入职教师的业务培训,并多次为计算机专业举办的优秀中员工员工学术训练营做报告。目前还担任了中国计算机学会职业伦理与公共政策工作委员会主任,主持制定了首部中国计算机伦理准则,并努力在推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伦理课程进入课堂。2021年以来主持制定了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与应用工程能力评价规范”(团体标准),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计算机类专业认证现场工作指南”(团体标准)。2021-2023年应邀担任了江苏省高教学会主持的高职高专工程教育认证试点工作顾问,参与制定了国内首个相关标准。